各大银行推出强化保障措施以确保账户免受诈骗侵害
知识亮点 10 November 2025
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新加坡各大零售银行已对所有数字交易实施强化欺诈监控,旨在进一步保护客户免受诈骗侵害。当银行检测到某一账户因潜在诈骗导致资金被快速清空时,部分交易可能会被暂停并进入24小时冷静期,期满后恢复正常,或直接被拒绝。这些措施由新加坡银行协会于2025年10月3日发布。
实施这些措施后,客户的数字支付和转账(包括合法交易)可能会出现延迟。建议客户提前规划具有时效性的银行业务(如购买股票),避免因延迟而产生费用或罚款。
受强化保障措施覆盖的账户及交易
强化后的保障措施适用于在七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的零售业务部门设立的所有个人银行账户(包括联名账户),且该账户余额达到5万新币或以上(“该账户”)。
当达到特定阈值时将启动保障机制,即单笔交易与过去24小时内的取款金额导致该账户超过 50%的余额被转出。触发此阈值的交易以及该账户后续的所有转出交易,将被暂缓24小时处理或被直接拒绝。
该保障措施适用于通过银行应用程序和网上银行进行的所有数字银行交易。非数字银行交易(包括在银行网点和ATM机的现金取款)不受影响。
交易被暂缓24小时或被拒绝时,客户应采取的措施
当交易被暂缓或拒绝时,客户将通过其手机银行应用程序或网上银行平台立即收到通知,其中包含后续操作指引。
24小时冷静期
24小时冷静期为发起并授权交易的诈骗受害者提供了一个思考缓冲期。如果受害者随后意识到自己遭遇诈骗,这段时间可以让他们取消交易。银行会告知客户如何取消交易,包括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或客服中心等方式。交易取消后,该交易将不会被处理,资金仍会保留在受害者的账户中。
如果交易是合法的,客户无需采取任何行动。冷静期结束后,资金将自动释放。
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客户在24小时冷静期内急需处理交易,则需向银行核实该交易。客户可根据银行提供的选项,在银行网点、ATM机办理核实,或拨打客服中心电话进行核实。银行会告知客户其可选择的核实方式。
直接拒绝
当合法交易被拒绝时,客户若后续能向银行核实该交易真实性,可重新发起该笔交易。由于各银行采用不同方式与客户联系以核实交易的合法性,他们会相应地向客户提供指引。
豁免情形及其他减少合法交易受干扰的措施
为减少对合法交易的干扰,部分类型的数字银行交易将豁免适用保障措施,包括:
- 定期自动扣款指令;
- 定期GIRO / eGIRO付款;以及
- 向被银行归类为收款机构的组织支付账单。
即使触发特定阈值,这些交易也不会被暂缓24小时处理或被拒绝。
更多保障措施
各大零售银行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更多措施。其中一项新举措是:对于使用数字令牌的客户,当银行向其拨打外呼电话时,会通过应用内推送通知请求客户确认,以此向客户保证其接到的来电确实来自所属银行。
背景信息
对所有数字交易实施的强化欺诈监控,是对银行现有反欺诈措施的补充,包括此前作为《网络钓鱼诈骗共同责任框架指引》一部分实施的欺诈监控职责。除了账户可能因诈骗而资金被迅速转移的情况外,银行还设有其他欺诈检测参数,可能会基于其他风险因素暂停或拒绝交易。